當地時間5月22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在意大利羅馬啟動為期兩天的系列活動和沉浸式體驗展,隆重宣傳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旗艦計劃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農民生計、加強人與環境之間紐帶所發揮的關鍵作用,促進糧食生產,滋養地球億萬民眾。
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在2023年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授牌儀式上發表講話。?糧農組織
(資料圖)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扎根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遍及世界各地。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在活動中親自為新增遺產項目代表頒授證書。自2018年上一屆授牌儀式以來,糧農組織在12個國家新認定了24個遺產,具體包括:巴西(1個)、中國(4個)、厄瓜多爾(2個)、伊朗(2個)、意大利(2個)、日本(2個)、韓國(2個)、墨西哥(1個)、摩洛哥(2個)、西班牙(3個)、泰國(1個)和突尼斯(2個)。涉及的農業文化遺產系統包括石堰梯田耕種系統、沙漠綠洲、深居雨林高山的土著社區,以及傳統藤本植物或果樹和橄欖樹種植地區。其中,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成為本次新增遺產項目。上述新增遺產的當地社區代表出席了授牌儀式。
新增遺產當地社區代表出席授牌儀式并獲得證書。?糧農組織
▲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頒發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證書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證書
屈總干事表示:“歡迎大家加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大家庭。我們將團結一心、共同努力,聯手開發新項目、落實新舉措、拓展新能力,互學互鑒,共同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p>
新增遺產 -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糧農組織
屈總干事指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堪稱“生物多樣性寶庫。今天恰逢生物多樣性國際日,尤其應予以強調。” 這有助于推動各方 “增進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了解和認識,表彰當地社區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所做出的貢獻?!鼻偢墒卵a充說,“對新獲認定的遺產項目而言,獲得證書并非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意味著要開展更多的工作、肩負起更大的責任。”
農業生物多樣性的益處。?糧農組織
對遺產地開展持續監測、適應性管理及創新開發至關重要,有助于推動遺產地不斷發揮作用,克服氣候危機等當前和未來挑戰。
嘗其味,觀其景,聞其聲
除頒授證書以及舉行新認定遺產地特色技術交流會以外,活動還安排了遺產地美食品鑒環節,并舉辦沉浸式體驗展,讓人宛如身臨其境,以線上方式真切領略世界各遺產地的別樣風情。
屈總干事參觀遺產地茶藝表演展示活動。?糧農組織
本次活動的主題之一在于呈現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優良的農作方式,一方面為農村地區創造生計,另一方面以獨特方式結合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和保護及韌性生態系統,充分融合傳統和創新。
據悉,聯合國糧農組織通過認定“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來保護相關景觀、農業生物多樣性、知識體系和文化。截至目前,糧農組織已認定了24個國家的74個系統及遺產地。
(信息節選自:聯合國糧農組織、安溪融媒)
來源:中華茶人聯誼會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