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看西部”網絡主題活動(貴州站)來到遵義市湄潭縣永興鎮萬畝茶海景區。
遵義市湄潭縣永興鎮的萬畝茶海
(相關資料圖)
湄潭,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海,這里的茶葉走向全國和世界,去年全縣茶葉直營出口額近3億元。一片葉子,如何撬動一個致富產業。跟隨記者一起去看看吧!
夏日晴天走進位于遵義市湄潭縣永興鎮的萬畝茶海,綿延數公里的茶海,在陽光映照下或是翠綠,或是深綠,仿佛翻涌的海浪,山谷間溢出一股茶香。
湄潭的茶始于唐,墾之于明,鼎盛于清,文明于現代。在萬畝茶海景區有近10萬畝茶園,“這里連片的茶葉面積是4.3萬畝,而我們湄潭縣的茶園面積有近60萬畝,面積和安溪并列全國第一。全縣51萬人口,涉茶的就有35.1萬人。”湄潭縣茶產業中心副主任劉藝說,湄潭一直圍繞著“做足茶、突破茶”在發展茶產業。
游客們正在萬畝茶海的觀海樓頂品茶看景
湄潭茶產業發展至今,已有了集種植、加工、品牌、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近年來,湄潭圍繞著茶文化、茶文旅一體不斷延長茶產業鏈。
“近年來,湄潭縣著力打造的湄潭翠芽和遵義紅兩大品牌已占據了貴州茶葉公共品牌的半壁江山。”劉藝說目前湄潭縣有茶葉加工企業是725家,其中國家級的龍頭企業4家。
“我們的傳統市場主要是成都、重慶、廣西、山東等地,目前正在拓展西北、東北、華北市場。”同時,湄潭茶業還走出了國門,2021年,湄潭縣自營茶出口額達到了4362萬美元,具有出口資質的企業有42家。
萬畝茶海的茶葉
湄潭茶業能暢銷國內外,都源于湄潭人對茶業品質的保持,對茶園的尊重與保護。我國茶園禁用農藥66種,但貴州省茶園禁用農藥有128種。“湄潭茶業相比于其他茶業,富含更高氨基酸等物質,味道鮮美醇香。我們知道自己的優勢所以要保持優勢,不能壞掉口碑。”劉藝說,湄潭縣的老百姓基本都是靠茶產業脫貧致富的,現在老百姓家里有茶園的只要勤快,只要愿意都能賺錢。
早已收完春茶的高原春雪有機茶園里,用來遮覆蓋的黑色網罩已經卷起來了,任由茶樹生長,等待夏茶收成時。
采摘過的茶園,枝葉整齊切割,是用機器統一摘采碾磨成抹茶的。
貴州高原春雪有機茶業基地
“有機歐標是我們園區的特色。”高原春雪有機茶園基地占地3000畝,用總經理李芳睿的話概括就是“老牌”。
他告訴記者,這片茶園種茶歷史比較久遠,從2006年建廠打造開始,就以有機品質種植。目前,公司已通過有機茶認證、SC認證、ISO9001認證、ISO2200認證和國際雨林認證,是遵義最先取得茶葉產品出口貿易資格的企業,也是“貴州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扶貧龍頭企業”“貴州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
“我們的管護很簡單,使用的都是有機肥,禁止任何無機合成農藥使用,除草也是人工進行,并組成8人專職的管護團隊。”李芳睿說,目前公司最大的訂單主要來自貴茶集團,包括抹茶、紅綠寶石等產品的原茶加工。
貴州高原春雪有機茶業基地茶園
說起“歐標”咋來的,李芳睿開玩笑地說“我們都是懵的!”
2015年,貴茶集團成立,并在湄潭尋找合適的茶葉基地。“檢測了才曉得我們通過了歐盟農殘432項標準,非常驚喜。”
如今,歐盟農殘標準已增至513項,面對每一年檢測,李芳睿都很有信心。
有機茶園起步早,其土壤、茶苗以及環境基礎早已打得扎實。每逢冬管時節,茶園的忙碌堪比春茶采摘之時,附近的村民紛紛前來務工,施以石硫合劑預防病蟲害。
近兩年,高原春雪有機茶葉基地的茶葉畝產值遠遠高于縣內非公司基地茶園,基地茶園每畝收入高于5000元以上。李芳睿介紹,為保證歐標品質,公司基地建成后一直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每年與1000多戶茶農簽訂合同。統管過程中,由公司統一訂購有機肥發給農戶,并補貼資金,從源頭保證茶青質量。
貴州高原春雪有機茶業基地茶園
“農戶們對此很滿意,因為茶葉品質好,我們收購價還高于其他地方,他們只管采摘,其他都交給我們。”李芳睿說,除了貴茶集團的訂單,公司下一步也將生產自己品牌的產品銷售,繼續保持歐盟有機品質,并加快美標有機認證,讓貴州茶出口更多地區。
除高原春雪有機茶園的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外,湄潭縣還有土地流轉、反租倒包等方式種植茶葉帶動當地百姓致富增收。
在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這里有7000多畝茶園,近年來,龍鳳村依靠茶旅一體化發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不足一千元,到2021年已經達到了1.5-1.7萬元不等,從一個摩托車都很少見的舊農村,變成了轎車擁有率百分百、風景優美的新農村。
“村民們荷包鼓了,相應的民風民俗、基礎設施、居住環境等都大幅提升。”龍鳳村村支書伍榮明說,今年他們剛剛去深圳談下了一個八千萬元的茶葉合作項目,“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田家溝村民組一角風景
一葉茶,看似不起眼,聚在一起的茶海和茶園將湄潭帶出山谷,駛向遠洋。
(來源:天眼新W)
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