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洱茶第一次崩盤前,是現貨時代;
2010-2014年是期貨的初步發展時代;
2016年-至今是期貨的進一步發展直至遇到瓶頸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07年普洱茶崩盤前,現貨投資收益的實現只能通過做多這一途徑,沒有做空機制,市場泡沫集聚而長時間未予戳破,導致風險無限上升,最終市場經歷了一次短暫的輝煌而崩塌。
2010-2014,期貨制度誕生,市場引入了做空機制,買多賣空的對沖交易產生,市場泡沫在期貨交易規則上被抑制,市場火熱期被拉長。但由于市場基本盤過小,期貨交易低水平發育,期貨做空機制發育不完善,做空交易量和規模化不足,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泡沫化,但力有未逮,市場仍舊以崩盤收場。
2016年至今,是期貨交易特別是做空機制的進一步發展,成體系成集團規模化的空軍現身,多次在市場火熱上升期戳破泡沫,市場穩定期和行情火熱期被進一步拉長。但發展到后期,空軍的異常強大和期貨制度缺乏規范,導致做空猶如洪水猛獸在市場肆意肆虐,行情在2022年陷入低迷期。
簡而言之,普洱茶尤其是大益茶投資收藏市場經歷的三個時期動蕩的制度原因可簡而言之為:沒有做空、做空不足、做空過頭!
制度化的原因當然不是決定市場行情起伏的唯一原因,但卻是一個重要條件,是市場的底層邏輯和交易規則,是規矩,無規矩則不成方圓,遲早要出大亂子!
第三個時代做空過頭的開局從鼠餅開始,到倉頡號開始失控,2022年則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具體可表現為:無擔保全款交易使空軍肆無忌憚、大規模對單導致去實物化交易、無節制無限期賣空導致做空期限不斷拉長、空軍違約無政策性保障。
做空過頭的最嚴重后果在于嚴重觸犯到了法律和威脅到了市場的正常發展,合法的期貨交易是在國家批準和指定的集中性場所進行標準化的期貨合約交易。而如今芳村市場的期貨交易則在無實物化交易和集中性場所交易上無限靠近與國家的法律規定,但卻不是國家批準和指定的,也動搖了芳村茶葉市場實物交易的批發、中轉和流通的根基,期貨交易到了不得不規范的程度。
期貨交易這類金融衍生品在全世界都受到了嚴格的監管,其杠桿化和風險波及效應使得市場收益和風險進一步放大,而中國則幾乎是對以期貨交易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監管最嚴格的國家,沒有之一,芳村普洱茶期貨交易不可能獨善其身。
荔灣區普法宣傳是規范信號的開始,大益法律事務所的建立則是法律性的保證,后續肯定有更詳細的規章制度的跟進,這一點毋庸置疑!
以后芳村的期貨交易
如何規范是顯而易見的:
期貨交易的規模和期限會被限制,無節制的賣空會被遏制,貨沒到市場進行一定程度的類期貨交易是允許的,但貨到了市場一段時間后還在無節制無期限的賣空就是值得警惕的問題了;
期貨兌付不能脫離實物,一旦脫離實物,就和標準化的期貨合約沒什么兩樣,這就是違法犯罪行為了;
不能全款期貨交易,頂死了就是全款的百分比作為定金交易,和產品的買賣預售類似,這一點還在法律可接受的范圍內,標準的買賣合同之前市場的人也見過,大家可以參考;
違約不擔負法律責任就不要想了,無論多空,大益的法律事務所顯然是有備而來的。
芳村期貨交易的野蠻發展靠市場自身的修正和規范是不切實際的,而且是沒有前途的,對于市場的中介平臺和投資者、藏家更是損害,我們應該樂見期貨交易的規范和約束。如此,下一次行情才會打開,雖然這需要時間,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更應該積極支持和推進。
《大益茶期貨市場的演化路徑是咋樣的?未來會發展到哪個方向?》
責編:婉君
來源:大益行情網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