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章熟茶
熟茶在很多茶友眼中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物種,因為不到一定的茶齡,沒有一定的品茶功底是很難分辨熟茶的好壞的。
但是近幾年熟茶也成了很多茶友都在盡力去嘗試的飲品。好的熟茶沒有很便宜的,很多便宜的熟茶多數不好喝。在找熟茶這條路上,我們七見和你一樣,承受著這份煎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裸餅細節
七見在找這款班章熟茶的時候,也嘗試了很多。其中發現大多熟茶都不夠純凈,有的好喝,但又苦于價格偏高,而不好喝的熟茶壓根又不在我們的考慮范圍內。
前幾天剛做預售的這款七見2018年班章熟茶,也是在眾多熟茶中脫穎而出。口感具有很高的識別度,略帶苦底,還氣韻超足,在順滑中感受著糯米般的甜潤,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茶餅
重點是這款班章熟茶,性價比很高,在同等價位中,是令人一喝就能記住的口感。
為了這幾天收到七見班章熟茶的茶友,能很好享受這其中滋味,七見團隊嘗試了不同的泡茶手法,體驗了不同克數的沖泡效果。最終找到了能充分激發這款熟茶內質的沖泡方法,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收到班章熟茶的茶友,現在就可以嘗試一下了,相信你一定會毫不猶豫愛上它。
茶湯
一、茶品信息
二、沖泡方法:
1.備器:燒水壺,茶荷,電子秤,175ML白瓷蓋碗,公道杯,品茗杯。
2.取茶:取茶餅,撬茶,再以電子秤稱取8克。
3.沖泡:根據茶友偏好口味,介紹3種克數的沖泡口感。
以蓋碗沖泡-粗水線沖泡,茶樣克數為:7克,9克,13克
新茶客,或者口味偏清淡一些的茶客,推薦稱茶7克沖泡;較為追求口味的茶客,推薦稱量9克。
沖泡詳細步驟:
溫杯:將燒制二沸熱水,悉數沿著蓋碗、公道杯、品茗杯內外壁,旋轉注水潤洗。
潤茶:將蓋碗中熱水倒掉,放入茶荷中已稱好的7克《班章》熟茶,再蓋上蓋子,悶1-3秒,后抬起蓋碗,輕嗅杯內茶香,初步進行醒茶。
沖泡
再將燒制二沸熱水,以粗、快水線注水,即入即出,潤茶1次。
小技巧:沖泡時,推薦燒水滿一壺,控制泡數。期間,一至三泡注水時,沿著杯壁將沸水旋轉注水,預防直接將沸水淋上茶葉上,產生燙熟味,影響品飲口感。
茶湯
公道杯建議:可購買正宗材質玻璃杯,開口下,易聚香;若是有條件,可買建水陶公道杯,湯感更上一層樓。
1至3泡,采用旋轉高沖注水,出水迅猛而快速,茶湯即入即出。
茶湯
4至8泡,采用定點高沖注水,適當提溫,注水水線要稍粗、迅猛,正常出湯;
9至11泡,采用旋轉定點注水,再度提溫,可在前一泡基礎上,適當加悶15-20秒,具體根據茶湯滋味濃淡,及其個人需求來調整。
茶湯
若是選用9克,或者13克茶客,這里可根據情況,不進行悶泡。12泡之后,采好用定點低沖注水,升溫以沸水注入沖泡。4.分茗將公道杯中茶湯,逐一分入品茗杯中,品嘗。
三、品鑒
2019年8月28號,陰天,風潯品鑒
干茶品賞:揭開357克茶餅白棉紙,茶餅勻整干凈;
干茶:條索肥碩、緊結,輕嗅間攜裹淡淡干梅子香氣;
嗅香:熱氣繚繞,焦糖香頻頻溢出,迷人芬芳;
賞湯:出湯晃動,栗紅色茶湯,滴滴香醇很好看;
葉底:呈黃褐色葉底,熱氣之下顯油潤;
茶湯
沖泡品鑒
以7克量沖泡
1泡,湯汁甜糯,舒心而通暢;偶爾,兩頰生津,嘩啦啦的沖刷著整個口腔;
2至4泡,隨即迎來苦與澀,也能被甜糯沖開……舌面滑過清涼風,舌底汩汩涌生津,潤口順滑;
茶湯
5至8泡,打嗝陣陣,腹部有溫熱感;茶湯所到之處,皆飄有陳香,宛如打開了陳年老木箱,有陳韻而舒適;
8泡以后,入口甜柔,如絲綢般順滑,不時的嘔上熱氣,引的后背頻頻冒熱汗,手心也表示出了熱氣;
茶湯
以9克量沖泡
1泡,入口的甜,稍縱即逝,隨之而來的苦,點點在舌苔上泛起漣漪;
2至4泡,清苦中帶微澀,微微滲出糯香、稻香,繚繞于唇齒;
5至8泡,茶湯順滑柔和,口口香醇,流到哪里都宛如絲綢般縱滑;
8泡后,熟茶的甜,稍稍重了些,悉數析出在茶湯里,許是苦淡了的緣故。
茶湯
以13克量沖泡
1泡,加了克數的班章熟茶,首泡顯得更苦了一些,但并非寡淡的苦,而更為有韻味;
2至4泡,隨著苦澀滲出,生津如潮水般,嘩啦啦沖刷舌苔,也沒那么苦了;
茶湯
5至8泡,甜糯而稻香徐徐,酥麻了整一條舌頭,湯汁的熱氣能暖到心窩里;
8泡后,湯汁滋味依舊很足,似乎越喝越沉醉在這茶湯里,不愿想起過去,也不預測未來,僅僅享受當下這一口美好。
葉底
較7克沖泡而言,9克沖泡后,茶湯滋味更為濃郁,苦底漸顯,香氣更為馥郁迷人,甜度少次,但依舊順滑糯香,氣韻十足;然沖泡13克后,茶湯更為顯苦,稻香、糯香交織繚繞,僅僅幾泡,已令人打嗝連連,實為老茶客最愛的底蘊足。
班章熟茶
這款七見2018年《班章》熟茶,采用7克、9克、13克等三種規格進行沖泡,適合新、老、資深等茶客品飲口感。我們等你來嘗。
這款2018年班章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