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很容易吸濕及吸收異味,因此應特別注意包裝貯存是否妥當,在包裝上除要求美觀、方便、衛生及保護產品外,尚需要講求貯存期間的防潮及防止異味的污染,以確保茶葉品質。因此要喝上一口好茶,還要學會存茶。如果因為保存不當而影響口感那就太可惜了。
(資料圖片)
茶葉劣變的主要因素
一、光線。光線照射可以加速各種化學反應,會對茶葉貯藏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茶葉應避光貯藏;
二、溫度。溫度越高、茶葉陳化的速度也就越快。實驗結果表明,溫度每升高10度,茶葉陳化的速度就加快3-5倍。如果茶葉貯藏于10度以下的冷庫,可較好地延緩褐變過程;
三、茶葉水分含量。水分是茶葉陳化過程中許多化學反應的必須條件。研究結果認為,當茶葉中水分含量在3%左右時,可有效地延緩脂質的氧化變質。而茶葉中的水分含量超過6%時,陳化速度急劇加快;
四、氧氣。氧氣能與茶葉中的很多化學成分相結合而使之氧化變質。例如,茶葉中的兒茶素、維生素C、茶多酚、茶黃素、茶紅素、酯類物質均會氧化變質,所以茶葉最好能與氧氣隔絕開貯藏;
五、異味污染。茶葉有很強的吸附性,特別是其所含的烯類物質,因此在存放茶時最好不要把茶葉貯放于有異味的環境中;
上述這些劣變因素都可由存茶器具和存茶地點避免,而茶葉罐的放置地點,應在:蔭涼通風、保持乾燥、避免陽光直射,不要貯放在有異味的儲存柜或是跟有氣味的東西一起貯放,避免吸入異味。
建水紫陶存茶的好處
建水陶罐不上釉,而且從不刻意在蓋口做密封處理,所以陶器是具有一定的透氣性的。建水陶的泥料非常細膩,目數很高,不像紫砂具有雙氣孔透氣效果,也不像瓷罐那么密不透風。發酵或半發酵的茶,就是需要半透不透的存放環境,長期來存放和轉化,太透氣的話,茶氣和香氣會流失很快、而且會加速茶葉本身的氧化和腐朽!
也正因為建水陶的高目數泥質,從而使得紫陶罐在潮濕地帶存放普洱茶不受潮,然而,又因為它的透氣性效果,使得普洱茶存放在紫陶罐里能夠得到最適合的轉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