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鳳慶因滇紅茶而聞名于世,被譽為“滇紅茶之鄉”,但是就滇紅茶歷史而言,勐海作為云南茶葉生產基地之一,對于其滇紅品質的考究也是不可忽視的。
一、籌備事宜
1938年,在云南最大的茶葉生產地勐海,在李佛一先生帶領下開始在勐海試制紅茶。
李佛一先生寫的《勐海茶葉概況》中呼吁勐海茶葉一部分改制紅茶,廣開銷路,認為“佛海茶業前途有充分發展之希望。”李佛一先生于1938年10月在昆明將這以報告交給民國政府經濟部商業司司長、中茶公司總經理壽景偉,并建議經濟部派專家到勐海試制紅茶。
二、建廠事宜
1939年春,中國茶葉公司派茶葉機械與加工專家范和鈞、張石城到勐海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考察,同時籌建了勐海茶廠。范和鈞先生采用勐海大葉種茶鮮葉試制了紅茶、綠茶,認為勐海茶葉“產量極豐,品質醇厚,制成紅茶足與印度大吉嶺、安徽祁門紅茶相媲美,如大量制銷,必能風行國際市場。”茶樣寄往香港、上海檢驗,中外茶師均認為其紅茶色、味優于祁紅,香高于印度紅茶。
1940年春,來自鄂、贛、滬等省市及省內部分地區的首批技術工人90余人到達勐海,在廠長范和鈞的帶領下,勐海茶廠正式動工興建,同時積極在農村推廣紅茶初制技術,建立了三個紅茶初制所。
勐海茶廠采取邊建廠邊生產的方式,從泰國采購的部分機器開始運轉,生產出了第一批機制紅茶。到1941年底,勐海茶廠共生產工夫紅茶約200噸,產品運銷緬甸、仰光等地。
佛海茶廠于1952年正式恢復,本年主要以收購、調運毛茶為主。中茶公司在車佛南茶區(今屬勐海)推廣工夫紅茶初制技術,組建了12個紅茶初制所,當年生產紅毛茶20噸。所有紅毛茶精制后全部出口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