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茶葉品質的高低,主要取決于鮮葉質量和制茶技術。在白茶制作過程中,鮮葉內含的化學成分發生一系列的理化變化,從而形成白茶特有的品質特征。
鮮葉質量的高低,取決于鮮葉各種化學成分含量的高低及比例,以及鮮葉的物理性狀。鮮葉的質量還與茶樹品種、栽培技術、環境條件、采摘季節、采摘標準等有密切關系。
適制白茶的茶樹品種以大葉、多毫品種所制的成茶品質為優。大葉、中葉種一般芽葉肥壯,密披白毫,內含物豐富,芽頭重實。
白毫是構成白茶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但賦予白茶優美的外形,也賦予白茶的毫香和毫味。
白毫內含物豐富,其氨基酸含量高于茶身,是白茶茶湯濃度與香氣的基礎物質之一。
白茶鮮葉的春茶開始采摘時間因地區、茶樹品種以及制茶種類而不同。福鼎較政和早,水仙較政和大白茶早,銀針較白牡丹、貢眉早。春茶在四月清明前后,芽葉萌發符合于采摘標準時即可開采。可采到五月小滿,產量約占全年總產量的50%。夏季采自六月芒種到七月大暑,產量約占25%。秋茶采自七月春茶為佳,葉質柔軟,芽心肥壯,茸毛潔白,茶身沉重,湯水濃厚、爽口,所以在春茶中高級茶所占的比重大。
好茶是好原料和好工藝共同決定的。從茶葉的內含物質來講,主要影響味覺的有以下幾個成分:茶多酚,澀;咖啡堿,苦;茶氨酸,甜、鮮爽;其他芳香物質等。我們常說春茶好,春茶就是茶氨酸含量高,甜度、鮮爽度高,苦澀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