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茶不僅口感層次豐富,而且具有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希望通過我們雙方的合作,讓我們國家更多的人喝到古老又健康的茯茶。”3月20日,在考察了陜西咸陽的茯茶生產園區、研發中心和有機茶園基地后,一家外國企業的負責人由衷表示,茯茶讓他重新認識了中國的茶產品。
陜西茯茶在2008年恢復生產,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陜西茶產業中的的重要組成部分,呈現出內銷、邊銷、僑銷、外銷處處開花的景象。
陜西是茶葉大省,產量和總種植面積都在全國前十。但以綠茶為主的結構性缺陷導致“年產季銷”的小產業格局無法突破,茶葉資源利用不夠,種植面積占全國5%,產值卻僅占2%左右。
(資料圖)
茯茶對陜西茶產業具有重大意義,可以有效解決陜西茶區大量夏秋茶鮮葉被棄采浪費的現狀,大幅度提高茶園單產和總產量,充分提高茶葉資源的利用率,加速陜西茶葉產業升級。
“茯茶同樣重量、同樣拼配方法和筑制技藝,可以保證穩定的口感,適合標準化、大規模生產和國際化推廣。”涇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長紀曉明表示,長期以來中國茶產業在國際市場面臨“大而不強、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的困境,茯茶是中國茶葉走向世界的一個突破口。
據介紹,涇渭茯茶已經賣到了許多國家,去年茶葉出口銷售額約100萬元,而且在國際市場取得了每公斤40美元的“好價錢”。
2011年,涇渭茯茶生產線投入正式生產,使用高標準、清潔化緊壓茶生產體系,開啟了陜西茯茶以標準化為核心的全新生產模式。
2017年3月,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陜西設立茯茶工作組,并將工作組秘書處設立在咸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這是陜西省農業領域第一個全國層面的標準工作組機構,代表著陜茶企業科研能力進入全國茶葉企業領先水平,對推動茯茶產業的科技創新意義重大,有利于陜西茶產業的進一步升級。
專家表示,以涇渭茶茶為代表,陜西茯茶產業海外布局正在穩步、有序進行中。隨著全球市場的逐步開拓,會有更多海外茶友愛上中國茶,愛上歷史積淀深厚的陜西茯茶。
一些國外客商表示,陜西茯茶無論是口感還是品質都有不俗的表現,優于國際同類產品,建議陜西茯茶產業注重國際品牌打造和推廣,以中高端定位,吸引高端消費者。
近幾年來,陜西一大批茯茶企業相繼成立,眾多資本也進軍到茯茶產業,陜西的茯茶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對陜西整個茶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