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布央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山高水遠布央村,有女莫嫁布央郎”是當年布央村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布央村充分發揮綠色資源優勢,以生態茶園和民族風情為依托,將茶產業與文化旅游業深度融合,以茶帶旅,以文興旅,以旅促茶,探索茶旅融合發展新路子,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村、旅游村,先后被評為“中國十大美麗鄉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休閑鄉村旅游示范點”,2019年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
古茶園變示范園全村茶農變股東
【資料圖】
梨樹下,侗族姑娘采春茶
早在1988年,三江縣委、縣政府決定大力發展茶葉種植業,布央村被選為全縣首個試點村,當地農民種茶熱情空前高漲。此后兩年時間里,布央村每年組織村里100多名村民到桂林市茶科所參觀學習,村民學習回來后陸續建起了茶園。1989年全村茶葉種植面積發展到600多畝,到2013年時茶葉種植面積已達3650余畝。
2014年,布央村申請將仙人山千畝高山茶園創建成為“廣西五星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并按景區進行管理,走出了單純茶葉生產向“茶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同年3月,該村通過土地、茶園以及現金購股等入股方式,引進文化旅游公司投資合作,共同成立三江縣布央古茶園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逐步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截至目前,村民共入股27.7萬股,價值2770萬元。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8萬元,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茶旅融合走新路萬畝茶園變景區
布央茶園
布央村茶葉品牌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特,注冊“布央”“三省坡茗”和“多諧”等茶葉商標,積極參加各類展銷會和茶業比賽活動,在全國名優茶評比中榮獲“中茶杯”金獎和特等獎、“覺農杯”金獎等20多個獎項,茶葉遠銷英國、美國等海內外60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央村也成了廣西有名的“侗茶村”,先后榮獲“廣西侗茶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2015年,布央村按照縣委提出的“生態立縣,旅游富民”發展戰略,布央古茶園旅游投資有限公司與縣文旅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投入1.2億元打造集茶產業和旅游觀光為一體的休閑景點,在景區景點布局和打造上緊扣茶元素、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打造出四季紅楓林、仙人山侗寨、茶馬古道、紅軍路、仙人弈跡、仙人古茶園、茶浴露營區等景觀,形成了茶區景區融合發展格局,并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2021年全年接待各地游客約5.6萬余人次,旅游收入約1600萬元。
茶旅文化展風采當地茶農變演員
布央仙人山景區云海日出實景
布央村堅持“茶產業、茶科技、茶文化”三茶統籌,講好茶故事,做好一片“葉子”文章,每年定期在景區內舉辦“中國?早春第一茶---三江春”開采儀式、三江縣采茶比賽、仙人山茶文化節等活動,開設自助采茶加工體驗、騎行露營、農家樂等娛樂項目,吸引廣大游客前來觀賞、度假和科普教育,使布央茶園成為聞名遐邇的茶文化旅游地。同時,不斷提質增效,開發出茶園觀日出、采制茶體驗、百家宴等旅游項目,打造了茶旅融合“金名片”。
景區內的茶農變“演員”積極參與文化展示活動,舉辦攔路迎賓、蘆笙踩堂、百家宴、侗族大歌等侗族民俗活動,不但實現增收,還極大豐富茶葉內涵,讓游客流連忘返,帶動茶葉生產和銷售,促進茶產業快速發展。2021年,布央村人均純收入達20070元。
旅游鏈條再延伸傳統侗寨變民宿
布央侗寨
隨著布央村侗文化旅游開發的深入,仙人山千畝茶園觀光游、云霧山上觀日出、千人采茶廊、農家樂與民宿等旅游項目不斷推出,一個圍繞“茶園變景區”的生態農業觀光旅游示范村形象逐步清晰起來。
借助粵桂協作資金,整合多方力量,當地建設了布央新村、旅游扶貧購物長廊、茶葉加工展示體驗中心等項目,為吸引游客留下來住進來,村民開始投資辦起旅游相關產業,將閑置木屋重新裝修變成展現侗族文化特色的民宿,漂亮的吊腳樓民宅一幢接著一幢,更多村民實現在自家門口就地就業創業。
截至目前,布央村建起了一條民族特色小鎮商品交易長廊,各種農家特色產品成了商品;村民開了10家農家樂飯店,辦起了14家民宿型的旅館,客房床位超過了400張;帶動附近6個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300萬元,引進企業合作投資建成了富有特色的星空木屋酒店,成為村級集體經濟實體項目。
來源:三江侗族自治縣? ?八江鎮人民政府,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