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羅源縣西蘭鄉七境茶場上,工人們正在對茶場的基礎設施進行維護?!拔覀兊钠呔呈躺角f的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等明年這個時候,大家就可以來山莊避暑了”。每天都在茶場“盯”進度的羅源西蘭七境堂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甘慶佺介紹。
一片茶葉帶動一方產業,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最好的詮釋。西蘭鄉立足“七境茶”資源稟賦,積極探索“農業+”道路,發展茶旅經濟?!耙圆璐俾?,以旅帶茶”,描繪出一幅以“茶+旅”為底色的美麗圖畫。
【資料圖】
身著畬族服裝的村民在七境茶場采茶。記者 鄭帥 攝
七境茶場位于西蘭鄉高山上,種植面積有2500畝,年產茶葉約25噸。茶場年平均氣溫18℃,常年雨量充沛,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優勢,產出了茶中極品“七境茶”。
據了解,南宋太尉宋濱曾隱居西蘭宋家垅,教鄉民種茶、制茶技術;明清時期該茶被列為朝廷貢品,頗具盛名,后被列入《中國名茶錄》,曾以“福建羅源元明綠”銷售京津,名噪一時。2012年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4年列為農業農村部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農產品,七境茶更是連續多年被福建省農業廳評為省名優茶,作為福建名優特農產品代表亮相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其制作技術被列入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從滿眼青翠的茶園穿行而過,工人們正在除草,對茶園進行管護?!安鑸鲎赓U流轉了七境茶山2000多畝土地,實行規范管理,被列為‘2021年福建省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2022年福州市綠色生態茶園示范基地’?!绷_源縣西蘭鄉副鄉長林雪英介紹,茶園不僅增加了周邊幾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還消納了當地富余勞動力,帶動了周邊87名農戶增收致富。
“以前大家都是四處打零工為生,現在靠著種茶,生態環境好了,收入也好了?!贝迕耒娤闾艺f,春天在茶場采茶,其他季節幫忙維護茶園,活兒不斷,人也不閑,收入有保障,在家門口至少可以掙上4萬元。
好風景帶來了好“錢”景。在七境茶場不遠處的羅源畬風紅培研學營地,迎來了新一批的暑期趣味夏令營學員。來自馬尾區和平中心小學6年級的林善美和另外十余名小伙伴將一起在這里度過4天5夜的集體生活。
“這是我第一次獨自離開家這么久。”林善美說,在入營的第一天,教官就教授了心肺復蘇術的基本知識,還進行了農耕體驗?!拔覍酉聛淼南牧顮I生活充滿了期待。”
羅源畬風紅培研學營地辦公室主任林朝銘說,暑期趣味夏令營為孩子們安排了自救互助、避震防災、農耕體驗等體驗課程,還量身定制了破冰游戲和拓展訓練等,對孩子們潛能發掘、自信心提升以及自我管控能力加強都有很大的幫助?!敖酉聛?,我們也計劃將茶事體驗列入我們季節性的農耕體驗項目中,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茶文化?!绷殖懻f。
“自從石板材行業全面關停后,西蘭鄉轉變發展思路,以綠色為底色,描繪新發展路徑。”西蘭鄉黨委書記杜武義介紹,以前的“開山污水”變成現在的“青山綠水”,原來“環境的黑點”變現在“生態的亮點”。
“接下來我們會將茶文化融入到研學小鎮的建設中,打造七境石碧山莊?!倍盼淞x介紹,七境石碧山莊項目總投資2億元,對七境茶場進行升級改造,將精品農業與休閑旅游有機結合,融入茶文化、畬族文化等元素,建設茶文化體驗區、茶研所、民宿等配套設施,打出“七境茶”文化品牌,重塑貢茶輝煌。
接下來,西蘭鄉將聚力打造“七境茶”品牌地標,加快茶旅融合發展,打造集紅色文化、畬族文化、農耕文化、茶園康養、茶事體驗于一體的精品茶旅路線,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記者 任思言)
來源:福州日報,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