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第一天,也是香港回歸25周年的重要日子,一直以來,香港都是重要的茶葉銷區市場,這個特區對茶究竟有多熱愛?
7月的三伏天,隨著酷暑的高溫來襲,茶園應該如何養護也成為了重中之重。
(相關資料圖)
“賀開村茶”“班盆村茶”兩張新名片助力鄉村振興,而現如今已有超過300萬人的茶農參與到貴州省茶產業發展中,雅安全市茶園面積已達100萬畝,茶葉在不同階段都有著不同的風采......
年輕人正崛起成為線上茶葉消費的主力軍,在茶葉產量不斷增加的同時,中國茶葉行業市場規模也保持連年增長態勢。
一起回顧7月份都有哪些茶行業的資訊,詳情點擊文中標題查看↓↓
1、回歸25周年,香港的這些茶知識要知道!
香港人愛喝茶的習慣,促成了茶葉貿易在香港的長期穩定發展。香港是亞洲人均茶葉消費量最高的地區,據國際茶葉委員會統計,2020年,香港人均年飲茶量達1.6千克,排在全球人均年飲茶量第五位。
來源:茶周刊
2、三茶統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2021中國茶業科技年會在湖北恩施開幕
年會設立兩個茶葉科技與產業分會場和一個茶葉經濟與文化分會場,聚焦今年茶葉行業發展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針對性地邀請25位國內著名專家、學者、企業家作專題報告,分析國內外產業、技術發展動態,分享先進技術和經驗,如茶園病蟲害安全防控新技術、茶園雜草危害評價分類、茶葉精深加工與拓展利用新技術、白茶加工新技術、區域特產如何借助視頻直播打造認知度、中國茶產業杭州指數報告發布、數字化背景下的茶葉消費與購買行為影響研究等,內容豐富,大咖云集。
來源:中國茶葉學會
3、新趨勢:更多年輕人喜歡在直播間買茶
2021年中國茶葉線上消費者中,19-30歲人群占比已達46.8%,超過了31-40歲人群的37.6%。這意味著,年輕人正崛起成為線上茶葉消費的主力軍,以抖音為代表的興趣電商平臺則成為眾多茶業從業者尋找新增量的陣地。對幾百萬茶農茶商來說,如何在近乎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抓住年輕人的眼球已經成為重中之重的事。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學習強國
4、兩張新名片:“賀開村茶”“班盆村茶”助力鄉村振興
隨著賀開村茶原產地數字化產銷體系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勐海賀開茶”,“勐海班盆茶”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將正式使用。
這個國內首創系統的核心是通過采集大量基礎數據,精準到每戶茶農的古樹和生態茶園面積,并由政府相關部門核定每年畝產量,從而告知消費市場,真正的源頭好茶的真實產量數據;通過區塊鏈“電子茶青證”交易系統從茶農——合作社——精制廠、從毛茶——精制茶的全交易鏈路的追溯體系,保證每個環節都可以溯源到戶;所有實物證明商標(防偽)由政府相關部門統一監管、發放,確保商標不被亂用,提升消費信心;讓消費者可以明明白白消費,最終受益還是廣大茶農。
來源:勐海縣茶業協會
5、飽飲山川日月獨到黔茶風味——貴州茶產業發展側記
貴州茶在不同的階段呈現出不同的風采,在每個重要時間節點,都留下濃墨重彩。今天,已有超過300萬人的茶農參與到全省茶產業發展中,5840余家加工企業在大山中扮演著從“茶樹”到“茶杯”的搬運工,當貴州將“黔茶出山·風行天下”為主題的產業推介會先后延伸至上海、南京、濟南等地以及“三北”等地區,貴州茶的知曉率與美譽度也在迅速增加,中歐班列搭載著貴州茶農眼底的希望讓黔茶飄香世界,當俄羅斯和摩洛哥的千家萬戶都開始品飲貴州茶,黔茶,正在世界舞臺上擴大著影響力。
來源:貴州日報、貴州茶香
6、高溫天氣來襲,茶園應如何管理?
茶樹作為溫度敏感型植物,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早就指出:高溫和低溫都會對茶樹帶來危害。持續性高溫酷暑、干旱少雨,如果不加保護的話,茶園便會出現大面積芽葉燒焦現象,對日后的茶葉產量和質量都會造成影響。中國六大茶類的夏茶有很多產區是沒有采摘,夏季對茶樹進行修整,等到秋茶再采摘。今年夏季的高溫,會灼傷茶樹,導致鮮葉燒焦,茶樹枯萎,因此防熱抗旱是茶區需要做好的工作。
來源:東貿茶博
7、茶葉進出口報告:世界消費與出口量第一!它帶著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舞臺!
2021年,綠茶仍是我國茶葉出口的主導茶類,出口額為14.9億美元,全茶類占比仍超60%,較上一年占比略有下降;出口量為31.2萬噸,全茶類占比超80%,占比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
來源:《2021中國茶葉進出口貿易分析報告》
8、從茶馬古道到數字茶園看雅茶振興
如今,雅安全市茶園面積已達100萬畝,茶葉總產量達11萬噸,綜合產值超過200億元,均居全省前列。而作為藏漢之間經濟和文化緊密相連的紐帶,直到今天,雅安藏茶還承擔著中央儲備邊銷茶的任務(包括原料和成品的儲備)。
據不完全統計,雅安有60萬茶農、500家茶企、上萬家茶商奮斗在種植、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帶動上下游零售業、茶館業、包裝業、交通運輸業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來源:四川XW網
9、2022-2023年中國茶葉產業發展及消費者洞察行業報告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茶葉產量已達到318萬噸,同比增長8.5%。在茶葉產量不斷增加的同時,中國茶葉行業市場規模也保持連年增長態勢,2021年市場規模達到2910.3億元,預計2022年可達到3210億元。根據調研數據,近五成中國消費者每天喝茶,喝茶保健養生觀念深入人心。中國消費者對于茶葉品質有著較高的要求,未來能夠得到市場更多認可的,將會是在茶葉品質上反復打磨的茶葉廠商。此外,消費者的需求多樣,未來的行業格局將會是多品牌共同發展的狀態。因而品牌需要找準定位,并且在定位之中爭取成為消費者的首選。
來源:艾媒咨詢
10、云南這十年·看普洱精彩蝶變——茶咖產業篇
普洱市把發展茶產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舉全市之力做大做強普洱茶第一支柱產業,推動普洱茶全產業鏈轉型升級。2021年,全市有現代茶園175萬畝,居全省第一位;毛茶產量12.4萬噸,綜合產值338億元,惠及茶農120萬余人,茶農人均增收4624元。
來源:普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