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紅茶產地范圍為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鳳岡縣、余慶縣、道真自治縣、正安縣、務川自治縣和習水縣現轄行政區域。
(資料圖)
品種
適宜加工制作遵義紅茶的中、小葉茶樹品種。
立地條件
海拔700米~1600米,土壤類型為黃壤或黃棕壤,土壤pH值4.5~6.5,土壤有機質含量≥1.0%,土層厚度≥50厘米。
栽培管理
育苗:采用短穗扦插繁育技術。
定植:栽植密度≤55000株/公頃。
施肥:每年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25噸。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采摘
2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中旬至9月上旬,采摘單芽至一芽二葉的嫩梢。
加工
工藝流程:鮮葉→萎凋→揉捻→發酵→干燥→提香。
工藝要求:
萎凋:鮮葉厚度3~8厘米,時間為14~16小時。萎凋后青草氣減退,葉色暗綠,葉形皺縮,葉質柔軟,緊握成團,松手可緩慢松散;
揉捻:揉捻后茶條緊卷,茶汁外溢,成條率達>90%。
發酵:厚度8~12厘米,葉溫26~33℃,時間為3~5小時。發酵后葉色紅黃,青草氣消失,出現花果香味。
干燥:毛火溫度:110~120℃,烘至含水量<20%,及時攤涼;足火溫度:100~110℃,烘至含水量<12%。
提香:溫度在80℃~120℃之間,時間15~30分。烘至含水量<6%。
專用標志使用
遵義紅茶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遵義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貴州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遵義紅茶的檢測機構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