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最近有很多茶友拿了幾款金駿眉到店里讓我幫忙辨別下哪款更好,在和他們的交談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對金駿眉的好壞存在個誤區:金駿眉表面的金粉越多說明金駿眉的等級越高就越好。真的是這樣嗎?
上面的金粉到底是什么呢?又該如何辨別金駿眉的真假呢?今天就圍繞這幾個問題和大家簡單交流下。
金駿眉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它是原產于武夷山桐木,正山小種的分支,屬于紅茶類。在2005年由正山小種的第二十四代傳承人江元勛帶領團隊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通過創新融合研制出的新品種紅茶。
取名叫金駿眉并不是因為它的外形是金色的有金粉,而是因為這個品種非常的稀少,每500g金駿眉都需要數萬顆的茶葉鮮芽尖,全程由制茶師傅手工制作,并且采摘的都是原生態小種頭春茶的新鮮茶芽,一年采一次,然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萎凋、搖青、發酵、揉捻等加工步驟而得以完成,是難得的茶中珍品。只有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茶樹原料才可以制得正宗金駿眉的特有品質,稀貴如金,是一種頂級紅茶,所以取名"金"字。
制作好的金駿眉干茶表面上的金粉是茶的茸毛,茸毛與紅茶香氣和滋味的關系密切。在紅茶制造過程中,鮮葉經萎凋、揉捻、細胞破碎,茸毛內多酚類物質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茶黃素、茶紅素,使白色茸毛變成“金黃毫”,提高紅茶的品質?這也是優質紅茶的重要特征之一。因而金駿眉茸毛一直都受到茶葉生產者與消費者們的普遍重視。
結果全黃型的金駿眉就很好賣,商家就誤導消費者,外形越金黃越好,金駿眉就這樣金燦燦的才是正宗金駿眉。可以賣大幾千塊一斤。為了追求更金黃,有些商販就開始染色,為了色好染,加面粉揉捻后加色素。為了細,加糖。加糖還不夠,要亮,加臘。黑的金駿眉不需要染色和加面粉,大部分是加糖和加臘。喝了這類型的茶就非常影響健康。
雖然芽葉茸毛多,對大多數茶類說是一個優質性狀。幼嫩芽葉茸毛多,制出來的茶葉多具毫香,毫多的干茶鮮爽度也會高一些。但是茶葉上茸毛的多少并不是判定茶葉質地好壞的唯一標準。所以金駿眉并不是越“金”越好。茶葉的品質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不單單是要看茶葉的茸毛、茶葉的嫩度。茶毫多或者顯毫是某些干茶茶品的特點之一,我們可以去欣賞它,但也無需過分追求。
市場金駿眉的好壞參差不齊,我們又該如何去辨別金駿眉呢?從外觀上看金駿眉的賣相,條索勻稱緊結,黃芽的毫色金黃,很漂亮。泡出來的茶葉湯色鮮亮,橙黃,呈現出琥珀色。正宗的金駿眉并不是全黃的,而是金、黃、黑三色相間的,而且越是高山茶顏色越深,因此還以黑色居多,黑黃比例在7:3。在市場上看到的全是黃芽的金駿眉,并非是真正的金駿眉紅茶。如果有人工染黃的金駿眉,我們可以拿一片浸泡過茶葉放在餐巾紙上,如果紙上有顏色就是人工染色了,天然色素不著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