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茶主要功效
長期飲用黑茶,能夠促進調節新陳代謝,増強人體體質、延緩衰老,養胃安神,對人體起著有效的預防和調理作用。
2.如何煮黑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①黑茶的熬煮其實很簡單,待水溫加熱到開,放入適量安化黑茶(此時勿需加壺蓋),沸騰熬煮2分鐘關火,蓋上壺蓋燜泡3~5分鐘,濾渣后即可飲用。
②由于黑茶的陳、醇特點,建議將煮好的茶先倒入曖水瓶中燜1~2小時,其味更醇香,尚可每晚睡前將煮好的茶放于暖水瓶中,第二天飲用,其茶的深度發酵過程更充分,保健作用價值和口感更佳、更滑膩,湯色也更鮮艷透紅。
③根據黑茶的傳統飲用特點,你可以用現代的茶具來泡飲,同時,讓喝黑茶變得時尚,健康,輕松、便捷,享受健康的同時,減去了不會煮飲黑茶的煩惱,還讓喝茶低碳,真正的一舉三得。
3.為什么黑茶陳放幾年后更好喝?
茶葉的吸附性本來就很強,而且茯磚茶在制作過程中有一道獨一無二的發花工藝。使茯磚茶中具有豐富的冠突散囊菌,俗稱“金花”,茯磚茶在存放的過程中與周圍的空氣發生很多化學反應,又有優勢菌群“冠突散囊菌”的參與,使這些化學反應中產生了很多元素,使得茯磚茶的口味越來越好!
茯磚茶新茶堆味較重,只有經過陳放,堆味會轉化掉,經過人工發酵,會產生的多種復合聚合物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氧化,茶味變得內斂而深沉。
于是,茯磚茶在陳放幾年后,口味變得滋味醇厚回甘,香氣濃郁,湯色紅濃明亮,葉底均整,具有獨特的陳香味。
4.如何分辨茯磚茶上的“金花”和“白霜”
黃曲霉外觀也呈黃色片狀分布,在人為的作用下,也可以造成“金花”的樣子,常人難以分辨。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外形來看,霉菌是絲狀成片分布,呈黃色,通常分布在餅面一角,霉菌在14天至21天時面積就可達4cm至6cm,高約0.5cm~1cm,茶體本身霉變發黏,葉間界面不清楚,茶色深黑。霉變過又干燥存儲的茶,霉菌體干縮,形狀不規則,且色呈褐色。而金花通常在磚內部,呈點狀顆粒,呈金黃色,茶面分布時偶有十數個金花同處分布,但花體清晰,花間界面清楚,兩種茶沖泡后區別明顯,霉變茶湯色炭黑或棕黑并渾濁,味道有極強霉變的嗆人氣味,4~5泡后湯色極淡且依舊渾濁;有金花茶的茶味更適口,并有圓順爽滑口感,有金花特有甜香,茶色紅亮,不混湯且耐數十泡味不減而色不衰。
“白霜”是指茶餅的表面,會有白色類似發霉的痕跡,這是黑茶特有的發酵自然結果。當然了,“白霜”和白色霉菌一般人光看表面也很難分辨出來。它們最明顯的區別是,打開茶磚后,發現內層有白色物,聞起來有很重的濕霉味或者剝開就會冒煙,就很有可能是發霉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