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只要是喜愛喝茶的朋友肯定都會,我說的都會肯定不是專業的茶藝師那種泡法。平時生活中也沒有那個時間或場所,大家都很忙,不可能為喝一款茶請個專業茶藝師來沖泡,一喝一上午,這是根本不現實的問題.....
(資料圖)
最近有幾位微信茶友問我一個問題,他們買的安吉白茶在沖泡時茶葉會浮在杯面,有少許會沉入杯底,是不是買的茶葉有質量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在我還沒進入安吉白茶圈子時也想過,后來慢慢的與茶企老板、茶藝師接觸多了,慢慢了解到這與茶的質量并無多大關系。
下面我就以安吉白茶為例,我個人總結了以下三點,不知說的對不對,大家一起來討論。
水溫問題
沖泡安吉白茶時,如果水溫過低70-80多度時,沖泡茶葉會浮起來,不會下沉。
水溫在90-95度左右時,你會看到浮浮沉沉葉芽在杯中起舞,是品茶、賞茶的一個方面。
不過話說回來茶葉不會總浮在水面上,剛沖水浮起來是因為茶是干的,葉芽片中有小氣孔,所以浮啦。過個幾十秒,當葉片吸收了水分變重了,就沉下去了。再沖熱水,是因為水流沖擊力,另外葉片中殘留的一點點小氣泡又受熱膨脹,給茶葉加大了浮力,部分茶芽還是能浮起來。如果多沖幾次水,茶葉中吸收滿水份就浮不上來了。簡單點說水溫越高沉得多且快,水溫涼些就慢。
產地問題
市面上有很多外地種植的,茶樹齡一般在2-3年,加上外地土壤、氣候環境、茶園管理....等等問題與安吉不一樣,茶葉葉片長得很薄,莖桿細瘦,加工后的成品茶細瘦骨子輕,沖泡時容易浮起來。但沉下去也快,因為葉片薄瘦,吸收水份快,一般二次沖泡時幾乎沒有芽葉漂浮現象了。
安吉是安吉白茶的發源地,先天環境就不用說了。在安吉80%左右的茶樹齡都在5年以上有些十幾年以上,加上經驗豐富的安吉茶人精心管理,造就了當地產的安吉白茶有個明顯特點:茶芽短而壯,葉片肥厚,葉脈分明,色澤淡黃顯白。嫩芽普遍比外地、周邊種植的茶芽要重一些。
工藝問題
在安吉,安吉茶人經過30多年的摸索,茶葉機械不斷改良更新,加上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加工出來的成品茶條形緊結,干濕度科學合理控制,這是外地白茶不能比的。不是說外地種植的不好,更多的是缺失茶園管理、加工經驗,匠心付出。
以上三點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如有不足之處請多指教。
茶君有話說:泡茶時,茶葉有沉有浮,這個主要是跟茶葉的外形、重量、水溫有關,外形比較蓬松、重量較輕的茶葉,剛開始泡時會浮在上面,等吸收水分后再下沉;相反外形條索緊結、重實的茶葉不會浮在上面,這跟茶葉質量有一點關系,但不是很大,一般茶葉審評時,外形所占的比值在10-20%,主要還是看茶葉的香氣、和茶湯的口感,好喝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