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綠葉醅香茗,茶葉變茶業,美村更富民。
近年來,甘肅文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將茶產業做為全縣茶區農業特色支柱產業來抓,科學強化舉措,積極推廣無性系標準建園,全方位延伸產業鏈條,多渠道拓寬產品銷路,不斷提升茶葉產業開發水平和效益,讓一片綠色的葉子真正變成了一個綠色生態的美村富民產業。
茶葉產業,是文縣的綠色產業、富民產業。近年來,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建大茶基地、推廣茶科技、做強茶產業、打造茶品牌、弘揚茶文化、增加茶收入,通過茶葉“三品一標”認證,“文縣綠茶”已被列為國家綠色地理標志保護品牌,先后獲得國家、省、市金獎12項,“玉皇茶葉”、“碧峪春”等2個品牌入選“甘味”知名產品目錄。
據了解,甘肅文縣茶葉產業發展過程中,落實了建園區、辦基地、強龍頭、補鏈條等措施,讓這個傳統支柱產業得到了持續鞏固提升,逐步構建了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經營體系,提升了茶葉產業的綜合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同時,讓茶區群眾在產業興旺中實現了穩定增收,把“綠色茶山”真正地變成了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
茶葉成為了茶區群眾增收的支柱產業。目前,文縣有宜茶區域內10.2萬畝,已累計發展茶園8.74萬畝,覆蓋了該縣碧口、中廟、范壩3個鎮54個行政村26條流域。同時,建成有集茶葉產業發展歷史、產品展示、茶文化體驗等為一體的甘肅省唯一的茶葉博物館,與茶園相關的農家樂、專業合作社、茶葉龍頭企業數十家,有效帶動著茶區群眾發展茶產業,茶農收入逐年穩定增加。
如今,茶葉產業結構日趨合理,規模日益壯大,品牌日漸成熟,形成了綠色生態全產業化發展鏈條,茶區農民漸漸走上了依托生態綠色助農增收致富的發展新路子。截至目前,甘肅文縣建有龍井43號、龍井長葉、中茶108號等無性系良種茶園6.43萬畝;福鼎、鳩坑、宜興、紫陽等地方老品種茶園2.19萬畝;引進種植黃金芽、中黃1號、中茶3號、天仙白茶等黃茶1211畝。其中,投產茶園6.5萬畝,年產茶葉59.1萬公斤,實現產值2.29億元,人均增值0.49萬元,特別是茶葉重點村,茶葉產業收入占農民收入75%以上。
來源:中國網 文明中華訊,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