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鑄雪芽,簡稱日鑄茶,又有“蘭雪”之名,是一種中國傳統名茶,屬炒青綠茶之今古名茶。由浙江省紹興縣東南會稽山日鑄嶺的當地茶農創制于北宋年間。因芽細而尖,遍生雪白茸毛,故名。其地古木交蔭,野竹叢生,接近嶺有上祝、下祝兩村,為該茶產地。御茶灣在下祝村下,為著名產地之一。產區云霧繚繞,土質肥沃,年均氣溫16.5℃,年均降水量1418毫米,全年無霜期230天左右。該地茶樹較其他茶園地勢低,萌芽期來得遲緩一些。
歷史記載
日鑄雪芽又名“日鑄茶”“日注茶”。產于浙江紹興會稽山山麓王化鄉的日鑄嶺,日鑄嶺下分上祝和下祝兩個自然村,下祝村御茶灣所產的日鑄雪芽,味醇香異,為日鑄茶的絕品。其地古木交蔭,野竹叢生。該茶經開水沖泡后,雪芽直豎,茶芽細而尖,遍生雪白茸毛,如蘭似雪,故又稱“蘭雪”。
始盛宋朝,因品質優異引起許多文人墨客的興趣,寫下了不少的優美詩句,載入了史冊。最早記載日鑄茶的史籍是北宋歐陽修的《歸田錄》:“草茶盛于兩浙,兩浙之品,日注為第一”。北宋詩人晏殊《烹日注茶》詩:“稽山新茗綠如煙,靜挈都籃煮惠泉,未向人間殺風景,更持醪醑醉花前”。南宋大詩人陸游對故鄉的日鑄茶更是贊不絕口,在他吟詠的詩中曾多次高度贊賞日鑄茶,其《南堂》詩:“取泉石井試日鑄,吾詩邂逅亦已成。”
又說:“日鑄貯以小瓶蠟紙丹印封之,顧渚貯以紅蘭縑囊,皆有歲貢”。可見,日鑄雪芽在宋朝已茶名極盛,譽滿全國,列為貢品。到了清朝,康熙帝巡游江南時,品嘗了醇香撲鼻的日鑄茶,贊不絕口,從此日鑄茶歲歲朝貢,日鑄嶺下采制日鑄茶之處得名“御茶灣”。更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浙江的炒青茶始于日鑄茶,清代金武祥《粟香之筆》一卷中,稱日鑄茶“遂開千古茶飲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