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我們人體儲存、消化、吸收食物的器官。是由3個部分構成,粘膜層,肌層和漿膜層。冬季氣溫降低,霧霾天氣增多,受冷空氣及一些濁毒物質的影響,胃酸分泌增多,容易使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病情加重。同時,人們進食辛辣和油膩之品增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的負擔,容易出現胃脹、胃痛等癥狀。
學會正確飲茶,讓一杯溫暖的白茶湯打響冬季“保胃戰”吧……
喝茶對胃的影響
【資料圖】
①補充水分
水在一個成年人體中70%是水。水是人體內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適當的飲茶可以補充胃里水分,只有水分充足了,胃的內部才能得到比較好的保護。
②溫和、不刺激
不同的茶葉酸堿度都不同。茶湯的PH值多在5.5-7之間。
從種類來說,綠茶酸性最弱,紅茶和烏龍茶酸性相對強些,不過都為弱酸性,所以不會中和胃酸,不會刺激胃粘膜。
從沖泡來說,沖泡5分鐘時酸性最弱,接近中性,沖泡后15分鐘的茶湯酸性有所增強,基本達到最大值。
從嫩度來說,芽茶酸性相對比葉茶弱,即茶葉越嫩,酸性越弱。因此不能以偏概全的說喝茶具有刺激性。
③調節人體代謝的不平衡
當我們攝入大量進食肉、蛋、奶等食物,會產生飽悶感,也會感到口渴。對于胃部來說,適量的喝茶則具有解油膩、助消化的作用。
茶湯中的咖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短暫的興奮作用,可以促進胃液的分泌和胃腸蠕動,這也就是人們所說“喝茶消食”。
老白茶養胃
茶有寒涼之分,人的體質也有寒熱差別,喝茶究竟養胃還是傷胃,要因季節而異,更因人而異。
老白茶有養胃的功效,其關鍵點在于后期存放的氧化與發酵的品質。經氧化轉化、后期發酵后,其大量的衍生物質,基本上屬于小分子,有利于人體的胃腸道的吸附,刺激性小。
老白茶內含的果膠物質遠高于其它茶類。它不僅體現很好的吸附性,又能粘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中的鉛、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同時又能保護胃粘膜,幫助消化。
對患有胃潰瘍或胃炎的人而言,老白茶果膠類物質可形成薄膜狀態附著在胃的傷口,促進潰瘍面愈合,適宜于胃病患者飲用。
老白茶內含的咖啡堿還可以中和人體的胃酸,進而改善消化功能。
老白茶怎么泡
大多老白茶存放時間較長,一般用沸水沖泡,需潤茶一兩遍,一是為了除去雜味,二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其茶性。而老白茶出湯速度比新茶快,所以在沖泡時需控制時間。
以蓋碗沖泡為例:投茶量為5g左右,用沸水沖泡,第一泡沖泡,10-15秒后可出湯,往后每泡沖泡時間可延長5秒左右。
還有一點是,老白茶在經過沖泡味道變淡后,可加水煮飲,煮沸后20到30秒左右可出湯,其口感有甜棗香、濃郁、滋味甘甜。
陳期在5年到10年的老白茶在煮的時候,還可以加點陳皮,滋味更甜,效果更佳。
養胃的關鍵在于“養”。這個“養”不是立桿見影,而是持續的“堅持”才能顯現出來的結果。因而,除了飲用白茶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