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飲茶歷史悠久,各地的茶風、茶俗、茶藝繁花似錦,因此根據來源不同,我國現代舞臺表演茶藝大概不外乎以下三種類型。
歷史型——飲茶之風經過歷史的淘洗、生活的篩選,凡有生命力的都保存了下來,且融人了現代文明。而有些飲茶習俗,已不適合現代生活,人們便通過舞臺藝術的形式將其更新再現,如宮廷茶藝、陸羽茶藝、宋代點茶茶藝、文士茶茶藝等,皆屬于歷史型。
民俗型——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自古以來,“客來敬茶”是各民族對茶的共同愛好,但各民族都各有自己不同的品茶習俗,就是漢族也“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長期的茶事實踐中,不少民族和地區都創造出了有獨特韻味的民俗茶藝,如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白族的三道茶、傣族和拉祜族的竹筒香茶、納西族的鹽巴茶、土家族的擂茶、苗族的油茶以及回族的罐罐茶等。人們將這些民俗茶藝推向舞臺,成為民俗舞臺表演茶藝。同時,現代人又根據各地茶葉、茶藝的特點,推出龍井茶、碧螺春茶、武夷山功夫茶、安溪功夫茶、潮汕功夫茶等舞臺表演型茶藝。這些也可歸人民俗型之列。
宗教型——我國的佛教和道教與茶結有較深的緣分,以茶禮佛、以茶祭神、以茶助道、以茶待客、以茶修身……形成了多種茶藝形式。根據宗教的飲茶情況,發展了佛茶茶藝、禪茶茶藝和太極茶藝等。這種宗教茶藝的特點是非常注重禮儀,氣氛莊嚴肅穆,茶具古樸,強調修身養性或以茶釋道。
在此,有重點地選擇幾套表演茶藝,以解說詞的形式作以簡介。
(責任編輯:茶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