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唐代時期,飲茶之風盛行,陸羽便是成為這一時期的茶圣。飽受贊譽,名揚中外,這里介紹一個茶經里沒有的茶-茯茶,還有你不知道的金花。
唐代時,中原與西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聯系日益密切,因戰爭對馬的需求量增加,而邊疆地區仰慕中原文化,開始以馬易茶,對茯茶的需求慢慢地增加。
從唐朝起、開始實行榷茶制度,與邊疆進行茶馬互市,推動了茶馬古道的繁榮。自盛唐茶葉傳入藏區以后,茯茶所具有助消化,解油膩的功效,使得肉食乳飲的畜牧人民皆飲茶成風。西北各族紛紛在沿邊賣馬以購買茶葉。
“冠突散囊菌”通常在茶餅或磚、坨的內部,為點狀顆粒,呈金黃色,金花越多品質上表現為口感更加甜滑甘爽,且湯色更紅艷明亮。
在茯磚茶中能迅速消除青茶都有的粗味,和發酵中產生醇厚的味甘,老茶時間越長越好,且對消化系統及睡眠的改善效果顯著。
宋朝為了鞏固邊防,決定在西北開展茶馬貿易,設立了專門的茶馬互市市場,出賣茶葉,購買戰馬,明清時期是茶馬古道的鼎盛時期,一方面,加強了西南地區與內地的聯系、帶來豐厚利潤;
另一方面:大家都看到了茯茶對邊疆地區的意義以及對國防的重要作用,明代楊一清曾說:“以馬為科差,以茶為酬價,使之遠夷皆臣民,不敢背叛。如不得茶,則病且死,以是羈縻,實勝于數萬甲兵。”
黑茶又名茯茶、又叫邊銷茶,銷往西北、西南市場,其飲用人群主要是食用生猛油膩、牛羊肉、奶酪等高脂肪食物的邊疆少數民族。
茯茶、金花普洱等一直主銷邊疆地區,因而被稱為邊銷茶,最受歡迎的·明顯的要數茯茶,它被譽為“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茯茶作為黑茶中的公主,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具有“金花”成分。茶中“金花”能溶解脂肪,胖子喝了減肥平日喝了讓你更健美。黑茶也叫茯茶屬于后發酵茶,能夠隨時間的推移慢慢地陳化、香醇,有助消化減肥和補充各類維生素、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