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普洱滿地,臺地為下,拼配為次,古茶上佳,古純巔峰,銀霜可見,金花難覓?!闭f的是長金花的普洱乃普洱中的極品。你有喝過金花普洱茶嗎?長金花和發霉有啥區別?沒準你扔掉的不是一塊發霉的普洱茶,也有可能是一塊貴如“金磚”的金花普洱茶。
1.金花是什么
(資料圖)
金花,學名“冠突散囊菌”,是對人有益的酵素類菌。金花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葉中的蛋白質、淀粉轉化為單糖,催化多酚類化合物氧化,轉化成對人體有益的物質,使茶葉的口感等特性提高和優化。
2.茯茶中的金花
說起金花,老茶友會想到黑茶中的茯茶。茯茶會在制作過程中刻意人工培植“冠突散囊菌”群落,也就是金花,這需要極獨特的加工工藝才能制成。茯茶中的“金花”被當地人俗稱“黃花”,甚至作為評判茶品高低的標準,金花越多,茶就越好,也就越好賣,越值錢。
茯磚茶中的金花是人為造成的,有沒有純天然形成的金花呢?當然有,過去在千年靈芝上偶爾有發現過。如今在陳年普洱茶上,也會出現這種自然長出的金花。普洱茶,特別是生茶,都講究干倉存放,自然發酵,那么普洱茶的金花從何而來呢?
3.普洱茶長金花的條件
普洱茶真正的金花也是“冠突散囊菌”,在存期久遠茶品中才可能偶然出現,這種金花普洱在市場上可謂是千金難求。由于普洱茶不是十分適合金花菌生存,所以只有滿足下面幾個條件,普洱茶才有可能發出金花:
1、鮮葉較粗老且茶葉滲出物濃稠,營養豐富,茶品外冷內熱、外干內濕,這也是為金花菌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營養和環境條件;
2、茶原料內必須存有“冠突散囊菌”,或在制成品后攤晾過程遇有此類微生物附著在里面;
3、金花菌要在短期內形成最初的微小群落,才能在以后的儲藏過程中逐步生長。
陳年熟茶中較陳年生茶中的金花出現幾率更高些,但也是相當少見的,畢竟金花的孢子,并不十分容易介入并適合在普洱茶的后發酵過程中大量存活。而干倉的生茶發金花是非常難得的,在陳年的茶品中才可能偶然出現,真正是可遇不可求,生了金花的普洱湯色更加紅亮,口感更為甜滑。
4.金花的功效與作用
金花本身沒營養,但是它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葉中的蛋白質、淀粉轉化為單糖,催化多酚類化合物氧化,轉化成對人體有益的物質。
金花能有效的抑制腸癌,胃癌,肝癌細胞的擴散。在高倍放大鏡下,‘金花’呈金黃色,形狀如球形蘑菇,大量的研究和臨床數據表明,金花的功效與千年靈芝孢子粉非常的類同,能夠有效的提升人體免疫能力,防癌,抗癌,抗氧化,抗衰老,令人延年益壽,此外,消脂減肥的功效遠遠超越其他任何的菌種。隨著現代科學、醫學飛速進步,金花普洱新的保健功用將被源源不斷地發掘出來,除了助消化、解油膩、順腸胃、減肥外,還具有多重保健的神奇功效如:軟化人體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三高、利尿解毒、降低煙酒毒害、抗氧化、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等等。金花普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座采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健康富礦”。
5.普洱茶真假金花的鑒別
普洱茶金花可遇不可求,看著卻像發了“霉”,所以學會辨別金花很重要,萬一哪天你遇到真金花了呢?在“濕倉”情況下,普洱“造舊”的產物黃曲霉,它是眾所周知的有害微生物,外觀也呈黃色片狀分布,主要生存在潮濕溫熱的環境中,依存于茶葉的營養而生長,生命周期結束后又靠孢子繁殖存續。由于黃曲霉和金花顏色比較像,較難分辨。所以,我們來詳細對比,如何鑒別是不是真正的金花?
首先,我們先從外觀來辨別:
金花
1、黃曲霉造成霉變后存儲在干燥環境的茶,霉菌體干癟,形狀不規則,且呈褐色或黃綠色
1、金花任何時段都是金黃色飽滿的圓形顆粒,無非是前后生長期大小的差異
2、在休眠期,黃曲霉只有黃色粉狀孢子,但在生長期一定有菌絲形成
2、金花任何時期都決不會有菌絲存在
3、黃曲霉的孢子顆粒極細微且附著不緊,一口氣即可以吹散落
3、金花附著緊實,不易掉落
4、黃曲霉是絲狀成片分布,為淺黃色,通常分布在茶品角部,摸一下,手上有粉末附著,聞之有嗆人的霉變氣味
4、金花通常在茶餅或磚、坨的內部,為點狀顆粒,呈金黃色,茶面分布時即便有顆粒同處分布,但個體清晰,間界清楚
如果從外觀不能分辨,那我們再來沖泡來辨別!
1、茶體本身霉變發粘,尤以霉菌群落最密集處,茶葉凝結成塊,沖泡時不易散開,葉極易碎
1、條索清楚、自然舒展,存期長久后茶品易分拆,沖泡后葉形完整,葉有一定強度和彈性
2、沖泡后黃曲霉造成的霉變茶,湯色碳黑或棕黑,渾濁粘膩,味道有極強霉變的嗆人氣味,數泡后湯色很快變淡且依然渾濁
2、茶色紅,且較普通茶品更加清澈透亮,口感圓順爽滑,一泡就有種特有甜香,還極其耐沖泡,十數泡也色味如故
至于口感方面,那就很容易辨別了,如果有發霉的味道或者別的異味,喝了不舒服的感覺,那肯定不是真的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