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行將至年關,每家每戶都會備一些糖、花生、水果之類的來招待好友親朋。喜歡喝茶的茶友也會該給自己備上一些好茶,不論是在年末這段最忙的時間里,還是過年時的待客中,都不至于讓好友親朋覺得自己好茶的庫存捉襟見肘。
在買白茶的時候,一定要選對重點,否則就會出現花費大量力氣,反而沒買到好茶的情況。
(相關資料圖)
買白茶,有的茶友看年份,有的茶友看等級,還有的看品類,但這些都不是在買茶中最至關重要的部分。
那么重要部分來了,選好茶看工藝、了解產區、知道品質
要看產區
出身是白茶品質最為重要的一環。
生長在郁郁蔥蔥,水木清華的高山茶園,還是生長在接近人間煙火的平地茶園。
福鼎磻溪鎮總體海波600-1200米之間,常年高山云霧繚繞。這也是人們常說的“高山云霧出好茶"
對茶葉的品質有著相當大的影響。海拔每升到100米,氣溫下降0.6度,高山氣溫低,濕度大。這溫濕度在無形中調節這白茶物質中的各種變化。再加上晝夜氣溫相差大,非常有利白茶的生長和養分積累。并且形成高品質的甘甜、耐泡。
茶樹生長在自然環境當中,其枝葉中的香味風骨,與周遭的一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茶葉好不好,氣候是相當重要的。茶樹喜光耐陰,忌陽光直射。山澗之間,漫射光多,濕氣大才是白茶優質生長的氣候最佳條件。
而磻溪鎮地處偏僻山野,人煙稀少,環境勝在深林的原始地貌。
要看工藝
產區好,是決定白茶品質的一部分因素,還有其它的因素共同影響白茶成品的品質,比如工藝。
在好工藝的扶持之下,白茶中由產區好,所攜帶的那些豐厚內質,才能夠最大程度的被保留下來。
白茶的制作工藝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鮮茶葉薄薄地攤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陽光下,或置于通風透光效果好的室內,讓其自然萎凋。
烘焙
烘焙茶葉的意思是:透過烘焙器具的風、火、時間的互動關系,將茶葉中“陳雜”物質透過水的導引排出體外,透過一系列的熱轉化讓底沸點香氣揮發,高沸點的熟香顯露,加速多酚氧化降低苦澀,促進糖分解和焦糖化使水帶甜的過程。
烘焙是一門極度考驗茶師水準的功夫。烘焙技術要點有:
1.溫度
溫度過高易造成焦劣,鮮潤度差,內質香味鈍,火燥味強,滋味不甘爽;溫度過低則轉化慢,較高沸點不能發揮勢必增長焙火時間,但長時間會造成茶葉香味不鮮銳并有粗淡表現,味澀水悶。
手探其溫
2.攤放
過厚會造成焙茶后生熟不勻,色澤花雜,內質香味粗澀感較強。過薄攤則色欠潤,內質韻味烘失,滋味醇淡。
3.時間
溫度的高低、時間之長短要視產品數量的多寡調整。悉心看護,耐心等待
以上技術要點只是機械化的概要,實際上高明的茶師要看茶烘焙。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內質,天氣的晴雨,萎凋的程度,都是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傳統工藝制作的白茶能喝到“陽光的味道”,因為整個制作工序不炒不揉,鮮葉采下后要讓茶青吸飽太陽光,這全靠制茶人手工操作;白茶只有萎凋和干燥,兩步成茶,這對制茶人的經驗要求是非常高的。
高山高品質茶青,日光萎凋而后炭焙三次烘干,極盡工之能勢。觀其色,銀白墨綠,交輝相映;聞其香,似有絲絲炭火香與茶香交織纏綿,三泡過后,水中或有蘭香,若隱若現;品其味,茶湯飽滿,綿柔細膩,輕呷一口,如有一股暖流由口腔直沉丹田,剎那間,通體暢快妙不可言。
一道好白茶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