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按制作標準及工藝分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新工藝白茶。按外觀不同分有散茶、有緊壓白茶等。按年份分有當年新制茶及陳年老茶。
老白茶
(相關資料圖)
至于茶友們常關心的“多少年算老白茶”這個問題,有友說“老”是相對于“新”,除了當年新制茶,經存放后都可以稱為“老”茶;也有友說必須需要有一定的年份以上才能算老茶,但還是沒有統一的標準,老白茶的標準沒有統一,這個問題爭論仍是會一直持續的。
曾經貢眉和壽眉是有很大不同的,主要是茶樹鮮葉原料不同,貢眉主要由當地的菜茶品種,采一芽二三葉加工制作而成,品質僅次于白牡丹,后來也采用和壽眉一樣的大白茶品種鮮葉加工制作,茶農茶商對于是菜茶還是大白茶品種也不再嚴格區分了。僅主要是外觀級別不同。
壽眉是采用制作白毫銀針“抽針”后剩下的片葉制成,或白茶精制中的片茶按規格制成。由此可以知道貢眉是芽葉連枝的,而壽眉多是粗枝大葉了。而發展到現在,貢眉、壽眉更是幾乎一致,少有人區分了。
以往白茶多外銷、港澳東南亞等地,以散茶為主,茶農家自己留的也僅是多夠自己一年吃用或存放很少一點當作藥用,至于像市場上大量的十多年的老白茶,還是讓人起疑的。倒有些有關系或資源的友,會在早些年從香港人手里回流回購一些老白茶,這也量太稀少,成不了市場主流或滿足不了大家追老白茶的那顆心,所以,要想品飲十年以上的老白茶,還是從當下開始,自已慢慢存放吧。至于白茶壓餅起于何時,目前也沒有統一定論,不過,基本應該是近十幾年內的事兒。
緊壓白茶,是屬于白茶散茶的再加工茶,優點是易存儲及運輸、攜帶。另外就是香氣、滋味、湯色有其獨特的轉化個性,近年越來越受市場及商家茶人的喜歡。
每一個緊壓白茶,就和普洱餅一個道理,是一個密閉的小環境進行隨時光轉化,隨著年份不同、存放環境不同會呈現有不同的香味和湯色特點。
由于白茶的加工工藝最簡單,只有萎凋和干燥,茶葉內的活性酶是大量存在的,因此也就有了和普洱一樣的“越陳越香”的品質。再加上,隨著世界上對白茶的研究越來越多,更加證實白茶的好,無論是“三抗三降”還是消炎去火、養顏美容護膚等。更別談時間的滄桑變化中所展示的重厚和精神故事愉悅性了。
而老白茶餅,是有兩個概念的。一種是原材料就是用陳年老白茶加工壓制而成,就是存放多年的散料再加工壓制;另一種就是緊壓白茶后,再自然存放若干年,然后形成的老白茶餅。
近幾年,隨著市場對老白茶的火熱,大多是前一種情況更多些。當然,正是由于如此,才給了一些不法分子機會,對一些新散茶、年份不夠的散白茶,進行人為的“做舊”以達到老白茶散茶的外形,然后再蒸壓成餅,稱之為“老白茶餅”,這就是不道德、不是茶人所為了,也不是茶友們樂意品嘗的老白茶。
做舊的老白茶,其實判斷也很簡單,開湯試喝就行了。多半會原料外觀色澤不夠均勻、香氣較低悶、不討喜的雜味、無藥香和糯香、湯色頭幾沖下去就會非常紅濃不亮、茶湯入口無鮮爽度、滋味苦澀不化無甜醇度、過喉不順滑有阻滯感、耐泡度不足并且越向后泡越無甜感、葉底會是黑暗無光或糜爛或無彈性和柔韌性不均勻。
給友們一個建議,當你無法判斷較老白茶年份時,建議少追??梢赃吰凤?、邊存放最近四五年的老白茶,這樣風險很小,同時又有自己存茶的樂趣在里面。
2013老白茶
口感更為甜醇、干凈無雜,中后段提高水溫泡時,糯香現,茶香清爽。時間,總給你人以驚喜,這才僅僅四年而已。
茶餅直接掰斷,讓友們觀察里外用料,是否均勻一致,及聞餅內的香氣,是否無雜及討喜,如果做舊有酶變什么的,會有雜味。
取茶4克,因為是塊狀,經潤茶后第一水的湯色很淺,很正常,還沒有泡開。
四五年的老白茶,湯色不會上來就很紅的,應多是淺黃色,然后隨著泡開,顏色逐漸橙黃色。但一樣不會是紅色,否則有人為加速陳化之嫌。
第三水的湯色,顏色稍加深些,茶百科非常不喜歡南方存茶的那種倉味,所以制作加工好的無論是普洱、還是白茶,都在北方干凈倉庫存放。雖然轉化會慢些,但干凈、香幽,湯色杏黃明亮。滋味干凈、鮮爽。
第四水后,餅塊狀茶泡散后蓋碗內的樣子,葉底軟亮,活性好,要盡可能的少或沒有硬黑葉梗等為好。
由于,老白茶耐泡,前面泡過五六水后,水溫再一次加熱加高后直沖,稍悶后的湯色,橙黃明亮,琥珀色。滋味同樣是甜醇鮮爽,開始出現似有若無的陳香藥香糯味。
繼續高溫重手法悶泡,主要這種方法方便試茶,試耐泡度及有無苦澀、雜味等。湯色明亮,糯香加深,非常喜人的甜爽。
如果不用重手法悶泡,正常入水出湯,是這樣的湯色,琥珀色明亮。
重手法試茶,泡十多水后的葉底,軟亮。
判斷老白茶品質如何、是否喜歡,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喝、對比喝,用多種自己喜歡的泡茶方法折騰她。
比如,試茶你可以用蓋碗,便于觀察每泡的變化、香氣的純雜異味。如果為了更好的品飲滋味,建議用紫砂壺,保溫出味、含香蘊味。如果為了家人和自己更溫潤的健康,可以煮飲。如果夏日清爽,可以潤洗后,采用冷泡法,清甜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