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那蕉位于勐庫十八寨的東半山,隸屬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勐庫鎮,地處勐庫鎮東邊,距勐庫鎮政府所在地22.00 公里,距縣41公里。南鄰那賽村委會,西鄰幫讀村委會,北鄰壩糯村委會。
那蕉的海拔很高,都超過1700千米,沿著繞山公路,那蕉村委會的七個寨子依次排開,分別為背陰寨自然村、大石房自然村、三家村自然村、石頭寨自然村、大寨自然村、偏坡寨自然村、橄欖山自然村。
在整個東半山中,藤條茶主要產區在壩糯和那蕉,那蕉的地理位置獨特,是東半山的腹地。此地地形特征豐富,環境良好,那蕉茶綜合了藤條古樹茶、巖茶、向陽茶等特征。那蕉下轄七個自然村中,每個村皆有古茶園,茶園中200年以上的古樹隨處可見,東半山上那么多風華絕代的名山古寨,那蕉茶區可算是脫穎而出,稱之為東半山的腹地。
藤條茶在勐庫并不少見,西半山的邦改,丙山沙河鄉的邦木、邦協,忙糯鄉的滾崗等村寨,也有大面積的藤條茶園,但是就論藤條茶的規模和名氣而言,東半山的藤條茶絕對是“無人能出其右的”,尤其是東半山的那蕉茶園、壩糯茶園聲譽極高。
東半山藤條茶,具有藤類植物的特征,這種特殊的藤條采摘方式是當地勞動人民一代又一代智慧的傳承,每年春發時,將枝條上新發新芽采摘只留兩個芽頭,芽頭兩邊保留兩到三片嫩葉,其余的芽葉,連同根蒂全部抹除。年復一年的發新,與修剪,茶樹枝條延伸3—4寸,新葉通過長期去除,枝條上就無保留。枝葉特征也就形成了藤類植物的特征,新葉的生長形態就形成了枝條頂端生長的模式。
那蕉背陰寨古樹藤條茶,背陰寨的茶口感識別度極高,香、甜、潤、內斂但層次感極好。
干茶肥壯顯毫,隱有清香,開湯后香氣清馨高雅,入口清甜順滑綿長,湯感厚實,不拖泥帶水,給人一種甘甜凌冽的泉水般的清冽感覺。
湯中含香,香濃于水,韻味十足;茶湯濃郁,飽滿,滋味鮮爽,茶氣勁足,茶性沉厚,回甘生津迅速,水路細膩柔軟,沒有勐庫茶的粗獷霸氣,杯底掛香良好,特具冰糖韻,有味有神。
葉底韌性足、有活力,葉質肥厚,捻之柔滑,這正是妙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