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黑茶?
(相關資料圖)
黑茶,是一個品類。我們平時所說的紅茶、綠茶、黑茶等,都是以干茶的顏色來命名的,不是茶湯的顏色,比如普洱茶湯是紅色,但它是黑茶,再比如白茶的茶湯不是白色。
黑茶是六大茶類之一,經過二次發酵,制造過程中要堆積發酵較長時間,所以葉片大多呈現暗褐色,因此被稱為“黑茶”。
2、黑茶是怎么來的?
①黑茶是偶然的機會自然形成的。
黑茶起源于四川雅安,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是從綠茶開始的,從雅安到西藏需要2~3個月的路程;
由于沒有遮陽避雨的工具,雨天茶葉常被淋濕,晴天又被曬干,干濕變換的過程使茶葉中的微生物發酵,產生新的茶品;
后來人們總結自然演化的規律,改進制茶工藝,形成“渥堆”工序,就有了真正意義的黑茶。
②是非遺傳承,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的
黑茶基本工藝:殺青-初揉-渥堆-復揉-烘焙-二次渥堆-汽蒸-壓制-干燥-陳化。黑茶制作區別于其他五類茶的一點就是“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關鍵性工序。
茶其實就是一片樹葉,這片葉子能制成任何一種茶類,就像炒菜一樣,工藝不同,制成不同的菜品,口感也不一樣,黑茶也是由鮮葉制成。
3、黑茶產自哪里?
黑茶有六大產區,分別位于六個省,被稱為“六大門派”。
云南普洱、廣西六堡茶、湖南安化黑茶、四川雅安藏茶、湖北赤壁青磚、陜西涇陽茯茶。
由于經緯度、氣候、土壤等先天條件,以及后天制茶工藝、發酵條件的不同,六大黑茶所呈現出來的性格也存在差別。對于茶客來講,不同季節、不同體質……所適合飲用的茶不一樣。
4、黑茶的發酵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好處嗎?
黑茶是后發酵茶,經過兩次發酵。
前發酵是茶葉依靠自身活性酶發生的反應,準確地說是氧化;后發酵需要外來有益菌參與,是真正的發酵。因為“渥堆”,有益菌參與黑茶發酵,這是區別于其他茶類的關鍵。
此外,黑茶制成成品之后,還要經過后期陳化發酵。
發酵后的東西一般對人體有益,比如酸奶、豆腐乳、紅酒、豆豉,茶也不例外,所以黑茶被稱為“茶的終結者”。
五年以上老黑茶,具有獨特養生價值。
經過三到五年的陳化,茶中的鞣酸、咖啡堿等物質降低,茶越老,這些物質含量越少。鞣酸傷胃、咖啡堿影響神經,陳化差不多五年時間,這些物質幾乎降到沒有,所以老茶能養胃,不影響睡眠。
同時,老黑茶經過發酵,多種有益元素增加,經研究表明,五年以上老黑茶具有“預防三高、去油消食、暖胃安神”的作用。
老黑茶,是指五年以上的優質黑茶。
簡單講,必須同時具備好料子、好工藝和五年以上陳化,三者缺一不可。“五年入藥,十年當寶”,新黑茶,養生欠佳。
5、怎樣鑒別好黑茶?
看年份:黑茶年份越久味道越好,價值越高,如同茅臺。
看茶湯:好的黑茶茶湯晶瑩剔透,有光澤,有“紅濃陳醇”四大特點。好的黑茶表面有一環油脂感的“金圈”,茶越老,金圈弧度越大。觀察金圈最佳角度為:對著光,茶杯傾斜45°。味道醇厚,生津回甘,無雜異味。如同高端白酒,喝完后回味悠長。
看產地:每個茶產地自然環境不同、茶樹品種不同、發酵工藝不同、造成品種和口感不同。一是看是否出自六大黑茶名茶的產區,二看是否是來自核心小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