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邊回來,巖坎大哥親自帶上我們前往曼糯茶王樹的方向,逛了一圈回來也不用穿衣服,這就是本地人強大的基因與強壯體格的完美結合。于此,腦?;厥幍氖悄切┐虬绲酶┲雮b差不多的遠道而來的茶友們。
(相關資料圖)
沒有走出幾步,就讓我們大開眼界。這應該是我們第一次見到整個茶園的土壤都是翻松過的,并且還套種了其他莊稼。玉米與茶樹共生,花生與茶樹共存,此景獨一處!
說到這里,可能大家腦海里已經在浮現著這樣一個畫面:茶園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地里的茶樹應該都已經傷亡殆盡,一片破敗不堪的場景。
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輼渖ǎ瑤卓靡呀浉煽菀丫玫臉錁杜?,開始長出了茂密的新枝。明明是老爺爺的年紀,卻重生成為了小鮮肉的顏值!
古樹懷春,挺拔蔥郁的古茶樹,大多數枝丫也都是長在頭頂的,而這棵樹卻硬生生地在腰間長出了枝丫,并且是在世人皆知的干旱之年,實在匪夷所思!
今年,在有關普洱茶遭遇干旱的所有報道中,大家都總結了一個結論:生態優良的古茶園沒有影響,然后依次遞增的是放養式的古茶園、生態優良的生態茶園、人工干預的古茶園、放養式的生態茶園、人工過多干預的生態茶園等。而上圖的這個小小茶樹,所處環境不只是遭遇了人工干預,簡直可以用破壞來形容。可是他并沒有死去,反而是略意盎然地在風中搖曳,不可想象。
刮骨療傷,從芯開始!這課茶樹從根部開始,就被螞蟻從中心啃噬而空,猶如被剝去了骨頭一般。如今卻依舊活成了跟別人一樣,所以,只要自己足夠堅強,就會有重生的希望!
曼糯茶王樹旁的茶園,生態優良,沒過小腿的雜草讓整個心情都覺得暖暖的。行走其間,青草的芬芳撲鼻而來,提神醒腦,心曠神怡!
曼糯茶王樹
曼糯茶王樹主干
曼糯茶王樹主干
曼糯茶王樹枝葉
曼糯后山
遇見,不一樣從茶王樹回來,因為時間問題,我們徑直向村子后山走去!由此,遇見不一樣!
在后山看風景,視野確實大有不同,有茶園、有村寨、有高山、有煙霧、還有大山背后的瀾滄江。馬放南山、種豆東籬,其中所求之意境,亦莫過于此!
遇見:曼糯單株,以及他們不同的采摘方式。
遇見:枯樹生花的佼佼者
遇見:衛冕之王。別人是盤根錯節,而這位王者是盤枝錯節。粗大肥壯的樹干褶皺滿身,明顯展現了其被滄桑歲月折騰出的皺紋。所以在想,當人們真正掌握了如何正確辨別樹齡的時候,人們或許需要向這棵古樹賠禮道歉,并為他戴上曾經失去的王冠!
夕陽西下,一條小路依舊延伸到好遠的茶山深處,然而此時已經是傍晚七點半多,只能調頭下山了。
下山,向著家的方向
遇見:糯米茶。這個糯米茶并不是我們經常喝到的有糯米香味的那種茶。經巖坎大哥介紹到:因為這種茶芽葉偏小,并且在炒制和揉捻的過程中,黏手的感覺會比較明顯,所以他們管這種茶叫糯米茶。
在最后,不經意間,又回到了那個棵屹立的枯樹旁邊。在不遠處,肉眼看著還在生機勃勃的古樹,而他的樹根已經被挖掉了一半。希望他真的很健康,也希望他能夠一直健康下去!